
信用卡,为什么会成为这样!

序
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,我们的结算方式越来越方便,花钱如流水的同时却未能日进斗金,方便了支付,却坑害了太多人。
我们应该感谢这个时代,还是应该憎恶这个时代?
我想无论你怎么选择,你终究要适应这个时代。
前言
移动支付的便利,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,一次次的“刷我滴卡”让我们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。全然忘记了钱包里是否已经空空如也。
男人刷卡曾一度成为是否是成功男性的标志,之后又随着网络的引导,电视偶像剧的普及,给很多人树立了男人出门就应该刷卡的印象,仿佛出门吃饭不刷卡,就已经被这个时代所遗弃一样。
信用卡能做什么
“刷信用卡不花自己的钱”,记得我08年刚办第一张信用卡时,业务员这么告诉我。
随后的二个月里,我度过了人生最潇洒的时光,直到后来的催收电话,把我从梦里惊醒,我才知道我的放纵,代价是家里一年的收成。
此后很久,我不敢正视这段时光,现在想来我是幸运的,因为无论经历什么,最终站起来才是最重要的。
试问无论是信用卡还是花呗、京东白条都是我们的工具,我们能够控制的工具,而不是工具控制我们。
在金融行业已经十年,手里6张信用卡,各有用处,今天咱们先分享一些信用卡的基本作用。
50天免息
如果在信用卡所有功能中仅保留一种,崔老师只会留50天免息。因为这才是办理信用卡最核心的一点。
50天免息是从信用卡账单日往前推30天,再往后推20天还款日还款。
比如崔老师招商银行信用卡账单日为每月9号,那么我从1月9号至2月9号所有的刷卡都会在2月9号生成账单,然后这笔账单一直延续到2月29日还款即可。
这就是咱们经常说的50天免息。50天免息期内,只要能把这笔资金及时归还,就不会计算利息,我想这应该是目前融资中代价最低的方式。
不过需要了解的是,还款日当天必须全额归还账单,不然哪怕最终账单中还有1分钱未还,银行也会按照账单全额收取,一般计息方式按天息万分之5计算,所以一定要养成还款后检查账单的习惯。
另外如果29号为还款日,当天不方便还款,可以致电信用卡服务中心要求宽限两到三天(工行除外)。
绝大多数信用卡都会同意宽限期内还款,且几天并不会收取滞纳金。(房贷一天也不允许宽限,逾期即上征信,没得商量。)
消费分期
信用卡的第二大作用是可以将消费分期,缓解现时的还款压力。
持卡人可以选择在刷卡以后账单日前两天,将刷卡超过一千元以上的消费分期。
同样也可以选择账单日以后,将这整笔账单办理消费分期。
银行不计算利息,但会收取手续费,分期12期通常会按照月息0.60%计算,也有银行会按照月息0.66%或者0.74%计算,详细内容可以通过图片查看。
崔老师建议大家尽量不要养成分期的习惯,假如1万元的账单分为12期,按照月息0.66%计算手续费,每月应还取本金833.33,手续费66元,看似压力变小,但通常会养成期期分期的习惯,直至信用卡刷爆为止。
积分抵用
积分是各家信用卡对刷卡人的回馈,可以兑换代金或者抵扣优质商品。
招行信用卡积分兑换的东西比较多,但是积分苛刻,消费20元才能积1分,但招行9积分抢购活动较多,我个人比较喜欢。
广发信用卡消费1元积1分,广发活动较少,但是广发商城中商品多,积分抵扣额度较大。
交通信用卡积分我只用来买肯德基,可以说非常方便。
活动日打折
各家银行为了抢占市场份额,提高刷卡率,在银行规定的刷卡日刷卡,享受餐饮、购物等优惠较大。
比如餐饮半价、购物抵扣、超市优惠券等。
周二活动日:浦发信用卡、北京银行信用卡、光大银行信用卡;
周三活动日的有:招商信用卡、中信信用卡、平安信用卡;
周四活动日:民生信用卡、华夏信用卡、浦发银行信用卡;
周五活动日的有:广发信用卡、交通信用卡;
周六活动日的有:中信信用卡、交通信用卡;
周日活动日:中国银行信用卡、工商银行信用卡;
可以说各家银行为了抢占信用卡份额,吸引刷卡用户粘性,铆足了力气。
不过需要提醒的是,虽然各家信用卡在活动日餐饮、购物优惠很大,但一定是需要才行,不能为了活动而消费,应该是需要才消费。
比如崔老师平时和朋友吃饭会安排在周三和周五,因为招行和广发在这两天是活动日,所以有些时候会固定安排两天时间作为聚会日。
备注:我所谓巧用,是指就算没有活动你也要花这笔钱,而因为有活动,你省了部分资金,而不是为了去蹭活动而主动去花钱。
除此以外,信用卡中还有机场高铁贵宾休息室服务、一元洗车服务、高速ETC 9折、超市购物返利、加油抵扣等活动。今天咱们篇幅有限,不一一列举。
今日总结
我相信很多人都受过信用卡的伤,甚至于再也不使用信用支付的方式。
但随着移动支付的发展,信用卡、花呗、京东白条等信用支付手段会越来越普及,一味的保守只会像鸵鸟在发生危险时将头埋入土中,眼睛虽然看不到,但风险依旧继续存在。
只有正视信用支付的存在,在消费中利用设定限额、家庭预算、消费记账等各种方式来规避超额支出,才是最终的解决之道。
希望所有阅读文章的朋友都不受信用卡的困扰,祈祷。
关于家庭预算、家庭财务报表的内容,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:崔老师的金融课 免费学习。